天才是否一定都能成功?在成功的背后,天赋、勤奋、机遇、阅历到底都各占几何?阅读文化艺术出版社的新书、指挥大师汤沐海的传记《音乐人生》,也许我们就会有了自己的答案。
汤沐海的天赋是不用多说的。还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跟着做电影剪辑师俄文翻译的妈妈一起观看前苏联的原版电影,并且能记住其中的音乐旋律;当几天后大人们复述故事时,他可以很快地哼出背景音乐的旋律。
汤沐海的勤奋更不必多说,他从16岁开始作曲,20岁首次登台指挥,考取上海音乐学院、考取第一批艺术类出国留学名额、考取卡拉扬的学生……这一切,离开“勤奋”二字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勤奋做基础的天才也许会光芒一时,但绝不可能辉煌一生。
当然生活中既有天赋又勤奋的人很多,但成功者终究寥寥无几。他们或者终生未等来幸运女神的眷顾,或者在毫无准备的时候与机遇擦肩而过。
汤沐海则是幸运的。他不仅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并且能创造机会,让自己一步一步地登上成功的台阶。
“文革”前夕,新疆军区到上海来招兵,看中了汤沐海。当时的新疆地域偏远,生活艰苦,谁也没想到大导演的儿子汤沐海为了对音乐的热爱而不顾慈母的热泪远走西域。正是在这里,不自卑,不嚣张,他才有了第一次创作冲动,写下了第一支曲子,奠定了他音乐人生的基石,并且结识了李双江这样的事业上的益友。
汤沐海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一年级的学生时,曾以初生牛犊的精神一个人跑到北京去观摩李德伦先生的指挥艺术。而李德伦先生也恰好是个识才爱才的人,他对这个不请自来的愣头青小子热情指点,发现和点化了他内心对音乐领悟的潜质。自此,两代指挥大师也结成了忘年交。
改革初期,国家开放了出国留学,但初期没有艺术类考生。汤沐海为此上书文化部,坦陈己见,表明了艺术人才走出国门的重要意义;终于为自己,也为后人争得了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的机会。可以说,正是这个机会,成就了今天的汤沐海。
本书作者是汤沐海的母亲,看着她讲述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汤沐海不再是指挥台上严肃而又充满激情的艺术大师,仿佛就是一个邻家男孩,一天天长大,一步步地走向成功。